
這個暑假又去了北京一趟。不過,算是路過探望朋友。
雖然是借道北京,不過,待下來的這一天卻也不是在朋友家當宅男。
北京城畢竟也是地廣物博,可見識的東西確實不少。
這趟李陽老弟又特別忙裡偷閒(我要去的前一天晚上才臨時打電話給他...真夠臨時,他也挺夠朋友:P,真是崗溫啦!!),特地帶我去北京的一家店家好好品嘗"京"典鹹甜小吃。
正京味小吃百百種,李陽透過總總關係,問到一位老北京同事,哪裡可以一次網羅這上百種的甜品鹹點。掛了電話即刻打車前往地安門大街的東南路口,綠色底的招牌掛著金色的字樣「華天地外小吃店」。
打算進到這家店之前,早已經先把腸胃給空下來了,李陽老弟先殺出重圍,在領餐櫃檯前一口氣點了豆汁兒、豌豆黃、艾窩窩、麵茶、紫米糕、炸棗泥酥,接著第二波攻勢,呈上了醬燒牛肉餅、一大碗炸醬麵、墩餑餑、紅豆炸糕、蜜三刀。其中,讓我躍躍欲試的就是豆汁兒,這臭名遠播的飲品是老北京的最愛,使青少年一輩望之卻步,這會兒總算是讓我有機會一探滋味。臭名果然非浪得虛名,舀起一湯匙還沒湊近嘴邊,臭香竄入鼻子,不過仔細一聞,卻是有一種模糊熟悉,對~就是臭豆腐!喝了一口之後,就覺得他是一塊生的臭豆腐再加幾分水所榨攪成的臭豆腐汁,之後再煮滾的成品,配著一點醬菜絲,我算是喝得津津有味,坐在對面的當地年輕人看著我我這一口接著一口的飲下這灰色臭汁液,臉上扭曲,做足了各種不可思議的表情。想想,發臭的東西世界各地都有,而且,人們對這類的食物都是非常兩極的反應。
北京甜品的內餡不少是紅豆沙,只是包裹的外皮不同,伴有不同的口感,喜歡麵皮的就是豆沙包,愛脆口軟Q口感的,可以試試紅豆炸糕,喜歡軟綿口感的,可以嚐嚐艾窩窩;綿密細緻的內餡還有棗泥,甜口不膩嘴,外面是包裹油皮與酥皮交疊,再油炸酥脆,最後成品外皮層次分明,還隱隱可以看見棗泥餡。
除了我們點的東西之外,對面客人點的東西我也沒有放過,一對母女點了一盤看起來像是滷的五花肉,一整個不要臉的問人家說,那個看起來好好吃,可不可以借拍照一下,那位媽媽也挺大方,除了讓我拍了張照還要我品嚐一下,餓鬼裝小心一秒之後,當然就不客氣的夾了一塊來享用。這東西可神了,看起來像是鹹點,可是竟然是甜口的點心,這東西是糖捲果。當然,為了做國民外交,她又熱心的立刻遞上一帶看起來像是炸的東西,口感是外皮像是包裹著一層薄豆皮,油炸脆口,中間夾層又是牛肉末和著豆腐泥,炸得焦黃的牛肉香,加上豆腐泥潤滑,口感豐富不乾澀;這是松肉。這兩樣當地人推薦的一甜一鹹說是經典北京味。
雖然是借道北京,不過,待下來的這一天卻也不是在朋友家當宅男。
北京城畢竟也是地廣物博,可見識的東西確實不少。
這趟李陽老弟又特別忙裡偷閒(我要去的前一天晚上才臨時打電話給他...真夠臨時,他也挺夠朋友:P,真是崗溫啦!!),特地帶我去北京的一家店家好好品嘗"京"典鹹甜小吃。
正京味小吃百百種,李陽透過總總關係,問到一位老北京同事,哪裡可以一次網羅這上百種的甜品鹹點。掛了電話即刻打車前往地安門大街的東南路口,綠色底的招牌掛著金色的字樣「華天地外小吃店」。
打算進到這家店之前,早已經先把腸胃給空下來了,李陽老弟先殺出重圍,在領餐櫃檯前一口氣點了豆汁兒、豌豆黃、艾窩窩、麵茶、紫米糕、炸棗泥酥,接著第二波攻勢,呈上了醬燒牛肉餅、一大碗炸醬麵、墩餑餑、紅豆炸糕、蜜三刀。其中,讓我躍躍欲試的就是豆汁兒,這臭名遠播的飲品是老北京的最愛,使青少年一輩望之卻步,這會兒總算是讓我有機會一探滋味。臭名果然非浪得虛名,舀起一湯匙還沒湊近嘴邊,臭香竄入鼻子,不過仔細一聞,卻是有一種模糊熟悉,對~就是臭豆腐!喝了一口之後,就覺得他是一塊生的臭豆腐再加幾分水所榨攪成的臭豆腐汁,之後再煮滾的成品,配著一點醬菜絲,我算是喝得津津有味,坐在對面的當地年輕人看著我我這一口接著一口的飲下這灰色臭汁液,臉上扭曲,做足了各種不可思議的表情。想想,發臭的東西世界各地都有,而且,人們對這類的食物都是非常兩極的反應。
北京甜品的內餡不少是紅豆沙,只是包裹的外皮不同,伴有不同的口感,喜歡麵皮的就是豆沙包,愛脆口軟Q口感的,可以試試紅豆炸糕,喜歡軟綿口感的,可以嚐嚐艾窩窩;綿密細緻的內餡還有棗泥,甜口不膩嘴,外面是包裹油皮與酥皮交疊,再油炸酥脆,最後成品外皮層次分明,還隱隱可以看見棗泥餡。
除了我們點的東西之外,對面客人點的東西我也沒有放過,一對母女點了一盤看起來像是滷的五花肉,一整個不要臉的問人家說,那個看起來好好吃,可不可以借拍照一下,那位媽媽也挺大方,除了讓我拍了張照還要我品嚐一下,餓鬼裝小心一秒之後,當然就不客氣的夾了一塊來享用。這東西可神了,看起來像是鹹點,可是竟然是甜口的點心,這東西是糖捲果。當然,為了做國民外交,她又熱心的立刻遞上一帶看起來像是炸的東西,口感是外皮像是包裹著一層薄豆皮,油炸脆口,中間夾層又是牛肉末和著豆腐泥,炸得焦黃的牛肉香,加上豆腐泥潤滑,口感豐富不乾澀;這是松肉。這兩樣當地人推薦的一甜一鹹說是經典北京味。
看著無數的京味小點,摸著繃緊的肚皮,忍著滿溢的咽喉,眼睛雖然還餓著,但實在是吃飽撐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